<track id="pvbnn"></track>

      <th id="pvbnn"><track id="pvbnn"></track></th>

      <p id="pvbnn"></p>

      <sub id="pvbnn"><listing id="pvbnn"></listing></sub>
      校企合作網歡迎您
      入庫院校
      1392所
      畢業生
      286553人
      入庫企業
      2822家
      需求崗位
      216291個
      今天是:

      通知文件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資訊 >> 通知文件


      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辦公室 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規范管理的通知

      [ 發布時間:2023-04-14 | 瀏覽:3471次 ]

      ]
        各設區市教育局,楊凌示范區教育局,韓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縣教育和體育局,省屬各中等職業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完善管理體制,規范辦學行為,加強內涵建設,推動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規范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落實市級統籌責任
        
        中職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各地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統籌協調區域內中職教育發展規劃、資源配置、條件保障和政策措施等,落實好辦學主體責任。要充分發揮地方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全面落實公辦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建強民辦中職學校黨的基層組織,逐步建立向民辦中職學校選派黨組織負責人工作機制。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負責審批轄區內中職學校的設立、變更和撤銷,對擬新設中職學校辦學條件、辦學資質等信息的合法性負責,審批中等職業學校必須符合《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籌規劃所屬中職學校的專業結構調整、招生計劃安排,負責各學校的學籍審核、助學金發放、畢業證書審驗等。
        
        二、加強中職學校分類管理
        
        杜絕利用同一教育資源同時設立兩所及以上教育機構的行為,清理“一園多?!薄耙恍6嗯啤睂W校,原則上一所中職學校只保留一個學校名稱和機構代碼。規范學校名稱,嚴格按照學校類型規范命名,非單獨舉辦藝術類專業的中職學校不得在校名中冠以“藝術”字樣。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體育類、特殊教育類中職學校的監管和業務指導。市、縣中職學校依法變更校名、校址后,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及時報省教育廳,省屬中職學校變更校名、校址應向省教育廳報告。各市(區)對連續3年停止招生、實際已終止辦學的學校,要及時關閉學籍賬號,依法撤銷辦學許可、注銷法人登記。
        
        三、加強教學組織與管理
        
        堅持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堅持升學與就業并重,堅持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滿足學生多樣化成才需要。嚴格落實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崗位實習標準等國家標準,持續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各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實施性教學計劃制定工作的指導及執行的管理監督,維護教育教學制度的嚴肅性。各中職學校要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陜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嚴格按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齊課程門類、開足課時,原則上實踐性教學學時占總學時數50%以上,每學年安排40周教學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開齊開足開好144學時的思想政治必修課程,落實課程思政任務,充分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并融入教學過程。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實訓教學過程管理和考核評價,根據操作技能水平、實訓報告質量等情況綜合評定學生實踐實訓成績。加強實訓條件建設,實踐教學場地及設備的配置應符合國家發布的職業院校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工位數量應能滿足實際實踐教學需要。各市、縣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推進建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
        
        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各地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師資入職審查,嚴格考核評價,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發揮師德師風考核對教師行為的約束和提醒作用,強化師德師風考核結果的運用。落實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教師數字素養》標準要求,規范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支持中職學校在編制和崗位數量內自主設置教師招聘崗位資格條件。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落實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的企業實踐制度,引導教師緊密結合企業生產實踐對人才的需求實施教育教學,大力開展“雙師型”教師認定,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
        
        五、規范專業設置
        
        各市(區)、各中職學校應圍繞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構建緊扣產業、結構合理、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專業體系,開設的專業應按照教育部頒發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使用規范名稱,不得隨意開設目錄外專業。設置新專業應進行科學論證,嚴格按照有關程序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管理系統進行報備,未經備案,一律不得招生。醫藥衛生、公安司法、教育類等國控專業和目錄外專業應嚴格落實審批程序,經省教育廳和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報教育部備案后方可開設,未經省級有關部門審核同意及教育部備案,一律不得開辦國控專業。各市(區)要對所轄中職學校專業設置情況進行一次起底性摸排,定期開展檢查評估,指導學校加強品牌專業建設,撤銷連續3年未招生的專業點,對專業辦學條件不達標、教學管理不到位、教學和就業質量較低的,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暫停該專業招生。
        
        六、規范教材建設管理
        
        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落實《陜西省職業院校教材管理實施細則》和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教材工作責任追究的指導意見》,強化責任意識,加強教材監管。各中職學校要健全教材選用機制,強化學校黨組織在教材選用審核中的主體責任,堅持“凡編必審、凡選必審、凡審必嚴”,嚴格依法依規編寫、審核、選用、使用教材,嚴格在國家、省級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目錄中選用教材。實行教材選用公示和教材使用備案制度。嚴禁使用盜版、盜印和存在意識形態問題教材(圖書)。
        
        七、規范招生工作
        
        嚴格中職學歷教育招生資質制度。省教育廳每年通過“陜西省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管理平臺”向社會公布具備招生資格的中職學校名單、學校性質、收費標準等信息。加大對各類違規招生行為的查處力度,認真執行招生工作紀律“六嚴禁”要求,即:嚴禁中職學校打著“高考升學”的名義招生宣傳;嚴禁取得國控專業招生資格的職業學校與未取得國控專業招生資格的中職學校聯合開辦國控專業;嚴禁中職學校以任何形式開展有償招生、違規招生,與不具備中等職業學歷教育資質的機構和個人聯合招生;嚴禁混淆全日制學歷教育、非全日制繼續教育概念,以虛假升學承諾誤導學生和家長;嚴禁生源學校及校長、班主任、教師等相關人員向招生學校索取或接受生源組織費、介紹費、好處費等;嚴禁搞區域間生源封鎖和地方保護。切實做到陽光招生、廉潔招生、規范招生。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中職學校招生過程中的違規違法行為。
        
        八、規范學籍、收費及資助管理
        
        強化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學籍管理責任,嚴格學籍數據審核,對學校提交的各類學籍信息,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逐校逐生進行審核,確保學生學籍準確及時錄入。加強學籍系統信息經常性維護,對學籍信息變更以及轉學、轉專業、退學、休學、畢業等學籍異動信息及時在當月準確填報、處置。建立教育部門與人社部門常態化比對“重復學籍”制度。鼓勵中職學校幫助部分學業困難學生按規定在職業學校完成義務教育,在其未完成義務教育之前,嚴禁中職學校為其注冊中職學籍。嚴禁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不具備中職學校辦學資格的辦學機構掛靠其他中職學校進行招生并注冊學籍;嚴禁中職學校虛報學籍或保留流失學生學籍;嚴禁在中職學籍系統為普通高中、技工學校、高等院校在籍學生注冊學籍。對注冊“雙重學籍”、不及時維護中職學籍等問題,一經查實,依紀依規嚴肅處理。
        
        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中職學校收費的監管。各中職學校要規范收費管理,嚴禁以校企合作辦學名義擅自提高或變相提高學費收費標準,以合作方名義向學生收取校企合作費、培訓費、就業委托費等名目費用。規范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管理,遵循非營利、自愿及從嚴控制的原則,嚴格進行收費標準公示,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提供服務并收費,嚴禁超標準超范圍搭車收費,嚴禁強制學生參加各類培訓并收費。
        
        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陜西省學生資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用好學生資助信息系統,加強資金發放、執行管理,強化監督檢查,按標準足額發放資助資金,杜絕套取國家資助資金等違規行為。
        
        九、規范學生實習管理
        
        各中職學校要嚴格按照《陜西省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細則》,落實學生實習工作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學生實習管理制度和實習備案制度,選派綜合素質好的實習指導教師,全程指導、管理學生實習,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安全生產、道德法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在確定實習單位前,要實地考察評估實習單位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等情況,組織學生到外地實習,應當安排學生統一住宿。嚴禁違規安排一年級和未滿16周歲的在校生進行崗位實習,嚴禁委托中介機構或個人代為組織和管理實習,嚴禁違反規定向學生收取實習押金、培訓費、實習報酬提成、管理費、實習材料費、就業服務費或者其他形式的實習費用。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所屬中職學校學生實習工作的監督管理,分別設立24小時監督咨詢電話,并通過互聯網、信訪等途徑,暢通政策咨詢與情況反映渠道,匯總反映情況和問題線索并建立專門臺賬,按管理權限及時處理。
        
        十、加強校園安全管理
        
        各地教育部門要加強中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學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日常安全管理,落實校園門禁制度,嚴防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進入校園。加強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健全學生欺凌報告制度和聯絡公安機關快速介入處置機制。加強安全風險研判,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和矛盾調處化解。加強安全教育,廣泛開展預防溺水、性侵害、欺凌和暴力、電信網絡詐騙以及禁毒、消防、交通安全等專題教育,完善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加強“三防”建設,鞏固提升安防建設“4個100%”成果。落實《陜西省學校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規則(試行)》要求,全面做好學校消防安全工作。加強社會實踐活動、教學實習等集體活動的安全管理,落實防范措施。加強值班值守,做好應急保障準備,遇有重大突發事件或者其他重要緊急情況,要第一時間報告屬地黨委、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并及時妥善處置。健全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明確校長是學校衛生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一體化推進學校傳染病預防、公共衛生、健康教育等工作,落實落細新冠疫情“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確保校園安全。
        
        規范中職學校辦學管理是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的重要舉措。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各中職學校要強化辦學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各項管理要求,切實提升治理水平。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和《全省中職學校辦學行為問題整改方案》有關精神和要求,“十四五”時期,從2023年起,全省開展中職學校管理水平提升專項行動,各市(區)要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年檢制度,每年重點對中職學校落實以上10項內容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于每年5月底前將年檢結果和整改落實情況報省教育廳職成教處。省教育廳每年將適時組織抽檢工作,抽檢情況將予以全省通報。對年檢不合格且在規定期限內未完成整改的學校,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辦公室
        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
        2023年4月10日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视频

      <track id="pvbnn"></track>

          <th id="pvbnn"><track id="pvbnn"></track></th>

          <p id="pvbnn"></p>

          <sub id="pvbnn"><listing id="pvbnn"></listing></sub>